夫妻共同财产认定的标准是什么
一、夫妻共同财产认定的标准是什么
夫妻共同财产认定标准如下:
时间范围:一般自结婚登记起,至婚姻关系终止期间取得的财产,多属共同财产。
法定情形:
工资、奖金、劳务报酬。
生产、经营、投资的收益。
知识产权的收益,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,实际取得或明确可取得的财产性收益。
继承或受赠财产,但遗嘱或赠与合同确定只归一方的除外。
其他应归共同所有的财产,如住房补贴、住房公积金等。
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,基于上述情形取得的财产,若无特殊约定,均为夫妻共同财产,双方享有平等的处理权。
二、夫妻共同财产转移两年后还能追究吗
首先,夫妻一方转移夫妻共同财产,另一方在发现之日起三年内都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。
关于两年后能否追究,关键看是否已过诉讼时效。若这两年间,另一方一直不知道财产被转移,未过三年诉讼时效,就可以追究。但如果知晓后超过三年才起诉,且对方以诉讼时效抗辩,法院可能不再支持重新分割财产的请求。
追究时,要收集对方转移财产的相关证据,如银行转账记录、房产过户登记等。然后向法院提交起诉状,请求法院对转移的共同财产进行重新分割,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三、夫妻共同财产会平分吗
在离婚等涉及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情况下,原则上是会平分的。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。
根据法律规定,离婚时,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;协议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,按照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。
比如夫妻双方婚后共同购买的房产、车辆、存款等,都属于共同财产范畴。法院一般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地分割,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。但如果一方存在隐藏、转移、变卖、毁损、挥霍夫妻共同财产,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等行为,在分割财产时可以少分或不分。
在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认定的标准是什么之后,我们需要知道,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通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。比如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,就属于个人财产。另外,遗